9月25-26日,全省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在珠海召开。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元亮出席会议并讲话,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玲萍致欢迎辞。会议交流了我省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中的创新经验做法,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解读托育服务项目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的政策要求,并对下一阶段婴幼儿照护服务重点工作作了部署。
会议指出,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有助于减轻家庭养育的时间成本和经济压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重点,也是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部署要求,持续推动构建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并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激活发展动力。先后出台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十四五”时期“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等政策措施,研究制定育儿领域民生工程五年(2023—2027)行动计划,完善政策体系、明确任务目标。二是鼓励多元发展,扩大行业规模。评选首批66家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60余家公立医疗机构开展托育服务试点,规划托位数超4000个。1100余所幼儿园开设托班,在托幼儿2.4万人。建设110多个“向日葵亲子小屋”,开展邻里互助托育服务。三是规范安全管理,守牢健康底线。上线智慧托育信息系统,打造“1+3+N”应用平台;培训托育从业和管理人员超过20万人次;加强消防和健康管理,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督促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托育服务各类主体5861家、托位29.9万个。今年初,广州、珠海获评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等3家单位获评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会议强调,强化托育的公共服务属性,加大政府综合政策支持力度,建设完善的托育服务设施,对提高群众生育意愿十分重要。要把发展好婴幼儿照护事业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突破口,用实际行动和成效回应社会需求。
会议要求,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奋发有为,积极推动全省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立体推进,构建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撑体系。聚焦婚姻家庭服务指导、优生优育、婴幼儿照护等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开展针对性宣传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发展托育服务;健全指导体系,强化规范引领,全力推进市县两级托育设施建设,组建婴幼儿照护服务省级专家库;培育社会组织,凝聚行业力量,指导行业协会发挥好“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积极作用。二是优化服务,支持托育机构可持续发展。引导托育机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支持社会力量依托社区、单位兴办托育服务设施,鼓励利用现有资源、盘活闲置场地,最大程度减轻机构建设运营成本;以产业化思路推动集约化发展,汇聚国内外知名企业,打造托育产业集散地;用好“广东省智慧托育信息系统”,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在优化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加强监管,打牢行业发展基础。加强普法宣传,引导托育机构主动备案;牵头协调住房城乡建设、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等部门,完善托育机构相关工程建设规范标准,开展托育机构消防监督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四是深化试点,加快医疗机构办托进展。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为医疗机构办托提供便利和支持,促进早日开展收托服务;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和工会、妇联等力量,加大经费支持,最大程度上体现福利性。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对托育体系建设方向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工作的相关政策作了详细解读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珠海市、汕头市、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政府、珠海市香洲区香湾街道,广东广播电视台、中国船舶集团广州船舶工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等8个单位分别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会前,与会代表参观了珠海高新区凤凰园托育服务中心等3家不同类型的托育机构,全面了解各托育机构场地设施、人员配备、保育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并与工作人员、送托家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促进我省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措施和方法。省卫生健康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健康局(委)分管领导、人口家庭科(处)长,珠海市各区政府分管领导、各区卫生健康局和各镇街主要负责同志,开展托育服务的用人单位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