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05 12:04:56

近几年,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全国人大代表、天工国际董事局主席朱小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很多农村年轻人都离开了农村,特别是优势人才仍大量流向城市,年轻人少,加上人才匮乏成为影响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北方地区更加严重。

正值2024年全国两会之际,朱小坤带来了《关于鼓励社会资本下乡 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建议》等多个议案。他建议,要加大农村各类资源配置,缩小城乡资源差距;要鼓励社会资本下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统计显示,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每月水、电、气开支费用至少100元,全年累计1200元;三高就医2000元,去掉报销30%,支出1400元;加上柴米油盐、人情世故,目前的生活保障远远不够。
而作为年轻一代,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使他们有意识地成为了独身主义者、丁克一族,不是他们不想结婚,也不是他们不想生孩子,而是结不起、生不起。
朱小坤表示,有一个经济条件还算可以的村,目前人口是4100人,三年去世112人,但三年出生的新生儿只有62人,仅占去世人数的55%,人口急剧下降,这些现象必须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朱小坤坦言:社会健康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的保障,只有提高农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才能确保农村发挥更大活力。
对此,他建议,要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增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特别是门诊报销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增长10%,使报销比例提高到80%—90%,确保看得起病。
此外,他建议要出台政策鼓励生育,提高生育补贴力度。
“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千秋大计,只有确保最低保障,才能保障国家健康高质量发展。”朱小坤如是说。


摘录 | 粤婴协林沐

节选 | 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