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1 17:04:11

保险报名计划.png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落实中央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研究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探索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人口学会于2025年7月10—11日在复旦大学召开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制度创新与区域协同”为主题的年会。

本届年会由中国人口学会主办,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人口研究所承办,上海市人口学会协办,汇聚了全国各地人口科学及相关领域的高校师生、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各省(区、市)人口学会代表,有关单位代表等约1700人参会。


作为创会理事单位,广东省婴幼儿照护与早期发展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冯荔雯出席本次盛会,与众多专家学者共探人口发展新路径。


image.png

●3场主旨报告 多维度解码人口发展新命题

7月10日上午,中国人口学会2025年年会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郭燕红发表重要讲话。她强调,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核心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人口规模巨大”凸显了人口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郭燕红提出三点期望:一是人口学会应勇担时代使命,成为理论创新与学术交流的核心平台;二是人口学家需增强责任意识,构建中国特色人口学科体系;三是推动学科创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坚持守正创新、拓宽国际视野。她勉励学界以笃定前行的姿态书写新时代人口科学新篇章。 


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致辞,他表示,本次年会既是对国家战略的深度回应,也是对人口科学前沿的精准把握。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质生产力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人口问题深度融合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和区域协同释放人口质量红利,是我们必须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随后,三场主旨报告分别围绕人口高质量发展、人口科学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形势与政策实践方向展开,为与会者带来深度学术与政策洞察。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杨文庄作“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主旨报告,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口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生育政策逐步完善,服务管理方式向“支持型”转型(如延长产假、建设托育服务体系等),并取得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占比由之前的35%提升到55%以上等积极成效。他强调,新时代人口工作需重点推进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努力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更好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的关系,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复旦大学国家一级教授彭希哲聚焦“中国人口科学的发展与复旦大学人口学科”,梳理了人口科学的跨学科属性与时空双重维度特征,回顾了中国人口学从引进借鉴到自主创新的本土化历程。他指出,当前人口学科面临低生育率陷阱、深度老龄化链式反应、人口红利削减三大核心挑战,需通过大数据与AI驱动的方法论革命,如数字孪生、基于主体的建模,重构老龄指标、深化跨学科研究,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为国家战略提供精准支撑。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以“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十五五’宏观环境前瞻”为题,系统分析了2025年中国经济的四大关键变量——特朗普2.0政策冲击、科创新动能崛起、房地产触底修复、扩内需政策效应。他特别强调,“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实力、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五五”仍需应对中美科技竞争、房地产长效机制构建、内需扩展等挑战,需以科技-产业深度融合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63场分论坛 全维度探讨人口研究前沿议题

7月10日下午至11日全天,63场分论坛同步展开研讨,覆盖人口学科发展、生育支持、银发经济、数字技术赋能、区域协同实践等人口学全维度议题。从“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到“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从“人工智能与人口高质量发展”到“人口流动与民族互嵌”,分论坛既包含专委会论坛、自主论坛等常规形式,也设置自投稿论坛,为青年学者提供展示平台。

image.png

本次年会设开幕式、大会主旨报告、专题论坛交流和海报展示等形式。据中国人口学会会长杨文庄介绍,本次年会共收到1,744份投稿,注册参会人员达1,650人,共63场分论坛设置论坛时段122个,印制论文海报308篇,均创历届年会历史新高。

本次年会是中国人口科学领域年度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不仅展示了学科前沿成果,更强化了学界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感。

广东省婴幼儿照护与早期发展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冯荔雯在参会过程中,积极与各方交流协会在推动托育服务发展方面的经验,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相关议题提供来自行业一线的实践视角与思考,助力年会成果更加丰富多元。

年会于7月11日下午闭幕,通过本次活动,顶尖学者与青年力量将通过学术交流、思想碰撞,共同为破解人口发展新挑战、探索制度创新新路径贡献更多“人口学方案”。


来源 | 中国人口学会